首 页 | 学校概况 | 党支部 | 校长室 | 教导处 | 德育处 | 总务处 | 工会 | 团委 | 图书馆 |
新闻频道 | 教师频道 | 学生天地 | 家长学校 | 资源中心 | 实验室管理
当前位置:溧阳市周城初级中学 >> 资源中心 >> 论文专著 >> 浏览文章
发表日期:2016年01月04日 编辑:admin 浏览数:
从反思的现状分析中反思:如何做好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教学反思”已成为教育界使用率颇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而且,许多学校还将写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常规来要求教师。那么,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教师是否真的都成为名师了呢?当然不是,那么为什么?我们先来摘下几段常见的反思看一看吧。
    一:了解情况,分析问题
    1.还需补充机械做功方面的练习。——这是补充
    2.课中强调了功率表示做功快慢和怎样进行比较,推出计算公式,并完成了练习1,家作做了2、3。——这是教学进度
    3.将两项活动的次序交换一下。——这是教学过程的调整
    4.学生进行断路分析一直是难题,所以进行这样设计教学尝试:(1)教师连接电路,形成通路,灯亮;(2)学生连接电路,其中特意设计不同小组中分别有导线断,开关不好,小灯泡坏了,电池没电等情况,使学生在连接时造成断路,灯不亮。再让出现问题的小组将电路送到讲台上,让大家一起来分析,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多少有一点灯为什么不亮的常识,议论纷纷中找出了好几个原因,并讨论出判断的方法。再由学生动手检查问题电路,学以致用,事半功倍。——这是教学方式的改革的尝试后的成功之处。
    5.欧姆定律这一课,学生分析数据时出现了几种现象:(1)U与I进行比较,得出U是I的10倍;(2)U的数据进行对比,I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I与U成正比。(3)得出U与I成正比。
    从数学上来说,三种都对,而且从开放式的教学思想来说,就应当让学生这样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思维;从物理上来说,(1)和(2)对;但从本课来说,又只要第二种。怎样处理好教学的度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这是教学过程中现象的记载和思考,但没有进一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这些反思来看,教师的思维活动还是有的,其中有的是对教学过程的补充和说明,有的是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尝试,有的则是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教学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但从中还可以发现主要问题有:
    1.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
    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空洞而缺分析
    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多角度进行论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而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如何在下次教学中改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分析和探讨,在理论认识的深广度以及实践的改进完善方面都没能发挥教学反思应有的作用。
    3. 零散而不系统。
    这些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问题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乎其微,进而也致使不少教师对这一方法的实效性产生了怀疑,而这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了恶性循环。
    4. 重教师而轻学生。 
    这些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忽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放逐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而且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或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其关照点当然地就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
    5. 多为自说自话的个人反思
    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活动是通过教师个体写反思札记来实现的。教学反思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若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方法还可划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而撰写教学札记只不过是其中较为简便易行的,并不是唯一的和仅有的。教师写反思札记主要依赖于自我的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来进行,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局限性。而且多是教师个体单独进行,是单纯的内省反思活动,往往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容易囿于自我的思维定势而跳不出来。因此,教师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加强与同事间的交流对话,可尝试进行群体性反思,公开化、开放性反思,探索多样化的反思方法。 
    6.缺少理论支持
    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已经做了什么”“效果如何”“下一步怎么做”等等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即使有些分析也多凭个人的感觉进行,个人经验性的感性的认识较多,缺乏相应的理论作依据,这种分析个人的主观认知成分占很大比例,还没有达到真正反思意义的水平,我们只能称之为“准反思水平”。
    7.没有关注反思后的深化、吸收、构建
    这样的教学札记记在了备课笔记上,年终检查完了,不是作了废物,就是扔在了旧书报中,从此不见天日。这样的教学反思,这些感悟,哪怕这点点滴滴确实能解决当时的教学环节中问题,却没有加以深化,没有对它吸收、总结成自己能够进行操作的东西,多少天后,还有多少能记得呢?对教师以后教学又有多少帮助呢?
    二.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及修正方法:
    (一).对反思及意义认识不足
    许多教师并不了解什么是反思,所以也就不可能做好反思工作,什么是反思呢?反思又有什么意义呢?
    1.(1)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如果做的应付检查的文字,还不如不做,省得浪费时间。
    (2)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才有可能暴露出来。而这些问题想要得到解决,需要理论方法的支持,不断的再学习就成为这些教师进步的开始。
    (3)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没有理论支持教学改进和解释,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空话。
    (4)教学反思是取得实际教学效果并使教师的教学参与更为主动、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5)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的,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
 
    2.教学反思的意义
    (1)通过反思使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
    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旧有理念及不适当的行为就很难改变,其结果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首先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正确的理念导致正确的行为,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为此,教师首先需要反思的就应该是自己的教育理念。理念不转变,只是对行为加以矫正,当然这对行为也起修正作用,但是,往往原有习惯化的不合理行为还会经常出现。教学反思的意义在于它着眼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拥有和改善,反对和批判传统教师培训模式中只注重对教师的一般性知识的传授,如对公共知识、专业知识(所谓本体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所谓条件性知识)的占有和相应学历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性知识──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2)反思是终身学习的动力
    凡善于反思,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 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 一旦教师熟悉教材, 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 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 开展教学反思,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 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 建构自我, 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 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二).对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理论是教学改进的支撑
    前面分析的反思之所以只能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的模仿、重复阶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论作为教学改进的支撑。想要使反思有进一步的提高的实质性的飞跃。必须具有深厚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影响作用、教育的伦理价值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课程教学原理基础等理论的功底作支撑。
    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愿意反思,主动思考外,还应多多学习和接受相关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开阔视野,才能从“怎样教”的小圈子里跳出来,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工作方式、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诸多问题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系统的学习是关健。
现在有的学校每年要求教师写20篇左右的读写笔记及心得,有的学校每月要求教师写出1000字左右的笔记和心得。多数教师能认真地完成任务,可以说从中确实了解到了一些东西或真有些感悟。但其中多数教师学习的是零散而随机的材料,所得到的是零散而随机的知识。所以,这些知识和感悟必然随时间流逝而逐渐模糊至消失。这样的学习其实是做了无用功。所以,教师的学习要有成效,应当要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浩澣如烟海,你穷尽一生,也不见得学得完,所以要制订计划,设置自己在某一阶段要学习的一项内容,专门寻找一些相关的理论书籍和他人的相关的实践经验的论文,系统地学习,写心得体会,而且一定要在教学中做一些尝试,再学习,再尝试,不断总结。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摸索,才有可能对学习的内容形成自己的一点认识,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东西。这才有可能学以致用。
    (三).对反思中的重新构建认识不足
    许多人以为反思就是反省,写出了教学中优点、缺点就好了。其实,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做出决策,不断予以调整和改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在通过反思后,能构建自己的认识方法, 构建自己对各种事物和观点的理解, 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和教学方法,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为此教师要做的有:
    1.在学习的基础上重新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了解现代教育需要的研究型的教师,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可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有研究者认为“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他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2.在反思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比较客观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 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 真正地做到对教学的客观评估。
    3.用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师反思的最终目的是教师能用其指导教学实践。学以致用,才能使自己的活动有价值。
    4.活动过程中的自觉性。如果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没有自觉性,思考就是肤浅的,学习就会成为负担,也就不可能从思考中找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可能从学习中汲取营养,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无法形成新的教学教育观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将这种经验用于实践中,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所以,自觉性是整个活动成功的关健。
    这样教师在主动建构过程中,利用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的相辅相成。并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 教师才能成功地建构自己,实现教学的突破。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相关评论: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07-2008 溧阳市周城初级中学 苏ICP备10052157号

页面执行时间:93.750毫秒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