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道德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但是智力却无法弥补道德的不足,这句话足以说明对于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可是,我们的教师真的具备这样的素质吗?最近以来,在我们的教育界屡屡出现一些道德败坏的侵害学生权益的事件,其中很多还是学校的校长,这一现象使人们对中国的教育再度产生失望和怀疑。做为长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名教师,一方面为这些可耻的败坏师德的行为而震惊,另一方面,又再一次深感提高每一位教师师德的重要性。我不禁要问:道德教育,教师做好准备了吗?
一、提高师德的迫切性
在全国教师性侵学生案件井喷式爆发后,网络上流传这样一句戏言:防火防盗防校长。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行为是大量的存在呢?还是正好就这些被新闻媒体报道出来的,我们的教师,校长,连最起码的做人道德底线都不能保证,何谈怎样教育和影响我们的学生?我们的许多校长,他们是把自己定位一个教育工作者还是一个政客?我们对教师的师德评价体制是如何一步步地将这些教师选拔成校长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行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在我们身边,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有些教师上课时停下来接电话;有些男教师把烟屁股扔在教室门口;有些教师高高在上的让学生为自己倒办公室的垃圾;有些教师听课时在教室后面不停的讲话、玩手机;有些教师平时总讲脏话;有些教师吃完饭离去后饭碗里还有很多剩饭……试问:我们教师做不好的事情如何要求我们的学生去做?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迫在眉睫,我认为教师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才无愧于教师这个职业。
二、教师应如何把好自己这一关
1、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自己做到,教师要做学生为人的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在学生成长之路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知识丰富、能力超众、人格高尚、品行端庄,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如果教师能够通过他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声誉和威望,那么他在工作中就能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否则学生是很难认同他。
既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那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
记得有久以前,有个学生给我提意见:老师,你总是要求我们跑操时整齐划一,精神饱满,你能不能跟着我们跑,给我们做一个示范。在学生的要求下,我在学生前面认真的跑开了,在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喜欢上了和学生一起跑操,因为我发现了两个好处:第一,由于身先示范,我给学生提跑操方面的要求,学生很容易做到。第二,从内心里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永远和他们在一起。有一次,在批改作业时字迹过于潦草,我的学生就直接提出来了,一方面,我很惭愧。另一方面,我很感谢我的这位学生。后来,我每做一次班主任,首先在班级里挑选几个为人正直、胆子比较大的学生来监督自己的行为,直接说出老师言行中不对的地方。
《道德经》中说圣人多行无言之教。行动胜于言语。做为教师,不能动不动就要求学生做什么,动不动就做空洞的毫无说服力的说教,应当先让学生看到老师做了什么,怎样做才对。
2、教师要培养爱心,从内心深处爱自己的学生
没有爱的教育,是一种苍白无力的教育,就会变成空洞、机械和教条的教育。相反,一个教师,他的内心里充满爱,那么他就会发现爱,他的行为就会处处散发着爱的光芒,从而浇灌着学生的心田。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的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爱!“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情感的纽带。通过和学生接触,我充分认识到了“爱心”在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谈到班主任的工作,我不禁想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一个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风和日暖,行人觉得暖洋洋的,开始解开纽扣接着脱掉大衣。”这则寓言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北风”,“南风”无异于班主任积极的工作方法,而“行人”也就是“学生”了。我们在工作中,是用高八度的调子,盛气凌人地去压服学生呢?还是用诚挚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呢?当然,我们都愿意选择后者,愿意做“南风”,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运用情感和爱来诱导,教育学生。
很多被我们教师认为的“问题学生”,往往是最缺少爱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尊重和爱。记得一个被很多教师认为不可救药的“问题学生”,他的班主任从来没有对他失去信心,仍然风里雨里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从不歧视他,虽然在初中毕业前,他看似没有多少改变。但是过了几年后,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说到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他很难从自己的那种状态中走出来,但是班主任对他的爱他一直懂得,一直铭记在心,并且是他人生前进的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3、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武装自己
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教师如果不能做到德才兼备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涉猎面要尽可能广,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知识广博的“通才”,跟上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至少不能落在学生的后面,以免沦为鲁迅先生笔下只会哀叹“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
记得有一次做班主任,我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周末不准在家上网,禁止网上聊天,但是效果不是太好,学期末,我的一个学生给我说:“知道不,我们这一级每个班都建有QQ群,但不像你们老师想像的那样专做无聊的事情。那一次班级里张力同学离家出走,就是在QQ群里发动大家一起去找,才在最快的时间找到张力。”后来我发现,我们班的QQ群确实有很多好处:可以在群里针对班级某一问题进行全班讨论;可以在群里把平时对老师和学校不敢说的话讲出来;可以在群里进行情绪的宣泄,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也有学生告诉我:你们班主任对我们所说的大多数说教,我们从小学到初中,不知听过了多少遍,你们老师能不能换一种新的方法,至少要换另一种语言表达呀。后来我在网络里搜索了一下学生最厌烦的几种教师语言,自己大多数不幸中枪。
这深深地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呀,我们的时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在发生着变化,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去看待学生、用老方法去对待学生,无异于刻舟求剑。
总的说来,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每天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着无数次自觉或不自觉的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将决定着我们学生素质的高低,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又决定着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每个教师提高自己的素质将任重而道远。愿我们每一个教师把好自己这一关,一同来托起我们民族辉煌的明天!
善待每一位学生
由作家韩寒所想到的
执笔:刘云
韩寒,这个在中国文坛产生极大影响和震憾的新生代作家,以其文笔的犀利和文风的尖锐而著名,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天才作家,却将中国教育和自己的老师在作品中批判的体无完肤。在他的作品中曾经有过这样的文字:我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所以差是因为教师的水平差,教师本来就是一个由低能力学校培训出来的人,像我上学的时候,周围只有成绩实在不行,而且完全没有什么特长,又不想去当兵,嫌失业太难听的人选择了做教师。所以可想教师的本事能有多大。
诚然,作品里确有作者的某些偏见或者说误解、甚至是报复,但是足以给我们所有的教师提了一个醒:也许我们的身边有着或强或弱的类似韩寒的学生,无论如何要善待他们。因为一个创造力极强的人,如果走向了恶的道路,破坏力也同样超强。不能把任何一个学生推向社会或者教育的对立面,播下恶的种子。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从我多年的教育感受和直觉来看,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和尊重每一位学生。
人生来平等,虽然教师所从事的是人类最光辉的职业,但是每个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做为每一个独立人格的学生,教师要尊重自己的教育对象或者说服务对象。和学生平等地坐下来交流,才知道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其实,他们有好多想法,甚至不乏真知灼见。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年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是一个人的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如果教师不能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学生,就很难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在做什么?遇到的困惑是什么?这样的话,教师的教育行为就缺乏针对性,教育的无效或者空洞就无可避免。
在韩寒的作品中揭示出了一种愤怒和困惑:“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应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人,有天大的事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家长上班请假亲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杀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致寝室扣分了。”韩寒认为,教师高高在上,吃定了学生家长不敢怎么样,因为学生还要在教师手中学习,这一种恶习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界中普遍存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不尊重学生和家长,把自己摆在了高高在上的地位,使我们一些极具个性的孩子和家长深受其苦,又苦不敢言。诚然,有时候教师确实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但并不是有事就请家长,这样实际上将许多教育的功能推诿给了家长和社会。
记得在开一次班会课时,有一个环节,我让全班的同学给我和我们班的任课老师提些意见或者建议,起初学生们都不大敢说,在一个大胆的同学的带动下,学生们纷纷讲开了:在我们做错事的时候,老师你总是不给我们解释的机会,其实我们真的有原因,这样在你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听不进去,心里很不服气;数学老师总是板着脸,我们有问题也不敢去问;老师你太啰嗦了,讲的大道理我们都听过无数便了……学生的大胆发言让我内心为之一惊,开始再一次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和赞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教师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我们在工作中应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
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有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
作家韩寒的初中语文老师,曾毫不留情的批评韩寒根本不会写作文,我想这也是韩寒对中国教育和教师极度失望的一个重要原因。记得一个毕业的学生曾写信给我说道:“老师,我在初中以前,特别喜欢写作文,可是上了初中以后,我的语文老师每次都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一个阅或者优,没有点评,我就渐渐地不喜欢写作文了,尤其是在一次看到我们的当堂作文被语文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扔进了纸篓里,我甚至有点恨我们的语文老师。”看了这封信,我再一次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欣赏太重要了。
三、教师要学会用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学生所犯的“错”。
学生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和不断改正错误的一个成长过程,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今天回顾我们每个人在小时候所犯的很多错误,其实根本算什么错。
在大学毕业进入学校成为教师之前,我就看过陶行知的一个教育小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那就是“四块糖果”的故事。那时的陶行知担任育才小学的校长。有一天他发现一名学生用泥块砸同学,马上阻止了,并请那个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当他来到办公室的时候见那名学生已在门口等了。陶行知当即掏出一块糖果送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那名学生接过糖果后,他又掏出一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他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学生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一听陶行知说完,那名学生就哭着说:“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于是又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说:“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多么不动声色的爱的教育,在肯定学生中,让学生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效果比起简单的说教、批评要见成效得多。批评与否定更加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容易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本着一颗为了学生更好发展的心,竭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发自内心地去赞扬他,鼓励他,使他们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它。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美德,更是一种高尚的境界,面对犯错的学生,有时候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烈,宽容是一种境界,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教师在工作中应当具备宽广的胸怀,能够做到严而有度,宽而有节,对犯错误的学生能给以充分的时间,促进学生反思,增强其改过的信心和决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自我教育。
总之,我们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既有像韩寒一样个性张扬的学生,也会有听话听话的学生,正是由于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才构成了我们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彩性。因此,做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爱我们的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